Tuesday, September 29, 2015

血月


血月(bloodmoon)一般是發生在月全食時,因為濃厚的大氣層把紫、藍、綠、黃光都吸收掉,只剩下紅色光折射到月球表面,於是,便看到紅月亮,也就是傳說中的血月。

《聖經》《若望默示錄612節》中,講述了他對世界末日的猜想和啟示,其中曾預言,血月會為世界帶來災難。「當羔羊開啟第六印的時候,發生了大地震,太陽變黑,有如粗毛衣,滿月變紅像血,天上的星辰墜落於地,有如無花果樹被大風搖動,落下未熟的果子一樣。」

在中國古代,也有類似的說法:「月若變色,將有災殃。青為饑而憂,赤為爭與兵,黃為德與喜,白為旱與喪,黑為水,人病且死。”

Four Blood Moons的作者John Hagee表示,20144月到201510月的月食現象是「震動世界的末日預兆」。近日,哈吉又再表明,這些天文現象預示了伊朗戰爭是「註定的」。他表示「伊朗核協議順利談判成功簽約完成的那一天,會是我們人類戳瞎上帝的那一天。」

基督教和猶太教其他派系的教徒則表示,血月不一定會帶來世界末日,但是一定會發生點什麽,從小的自然災害到神的降臨,都會發生。

連續兩年一共出現四次血月,稱為「連環四月食」。今年(2015)剛出現的血月會和20144月、10月,今年4月的血月共同形成「連環四月食」。
天文資料顯示,上一次「連環四月食」發生在2003年至2004年,下一次將會在2032年至2033年出現。


最近的幾次血月都恰好發生在猶太教節期:2014415日(逾越節 Passover)、2014108日(住棚節Feast of Tabernacles)、今年44日(逾越節)、今年928日(住棚節),是巧合嗎?



Tuesday, September 8, 2015

大鬧廣昌隆

無線終於重播大鬧廣昌隆一劇了!

故事雖跟1957年的
粵語長片有出入,但同樣是一個有趣的鬼故事。

http://www.weshare.hk/madamebianca/articles/757732

Sunday, June 28, 2015

同性婚姻適用全美各州

美國最高法院於26日判定同性戀者全面享有憲法保障,同性婚姻適用全美各州。



Facebook特地推出彩虹濾鏡特效,讓所有支持同性婚姻的朋友可以一同慶祝,叫「celebratepride」。同性婚姻係「pride」了!其實,在中國的文化中,彩虹是不祥之物。現代的同志組織,則選用彩虹旗去作為同性戀的標誌。

幼兒開始讀書時所讀的《幼學瓊林》天文篇有云﹕『虹名螮蝀,乃天地之淫氣』。

古人以「彩虹」的產生是由於陰陽不和,婚姻錯亂,因而將它視作淫邪之氣。朱子曰:「日與雨交,倏然成質,陰陽不當交而交者,天地淫氣也』,因此,不僅是不吉利,還是有曖昧涵意的不吉利。

〔說文解字〕對「虹」的解說:「螮,螮蝀,虹也。」古時天虹就叫螮蝀。

 在〔詩經.鄘風蝃蝀〕,「螮蝀」就是「蝃蝀」。

『蝃蝀在東,莫之敢指,女子有行,遠父母兄弟。
朝隮于西,崇朝其雨,女子有行,遠兄弟父母。
乃如之人也,懷昏姻也,大無信也,不知命也。』

《蝃蝀》實是一首對一個私奔女子的諷刺詩。《後漢書·楊賜傳》唐李賢注引《韓詩序》云:「《蝃蝀》,刺奔女也。」宋朱熹《詩集傳》也以爲「此刺淫奔之詩」。

古人對彩虹有很多「觀點」,大都認為是不利的東西。西方對彩虹則沒有太多負面的「思想」。


聖經卻似彩虹去指那是上主與眾生立永約之記號,而天主教則極之反對同性戀的;同志有先見之明,其組織用彩虹旗去作為同性戀的標誌,是「陰陽不當交而交者」乎?還是魔鬼真的在作孽了!

全美國同性婚姻合法化

看到以下一篇,真是「火都嚟埋」!花旗佬可有真正讀過中國經典?

孔子那有叫人「搞gay」呀?孔子教的是中庸之道、陰陽調和,「兩條麻X佬」結婚係陰陽調和嗎??

豈有此理!不是反對你合法,但這樣歪曲中國傳統文化就不能。。。。


[奧巴馬:愛戰勝了一切
美國東部時間2015626日,美國宣布同性戀合法!美國白宮推特和臉書官網頭像全變成彩虹標志,奧巴馬發表言論說現在我們終於可以毫無條件地表示,我們使美國又更加接近完美了,Love just won.幾乎是第一時間,有網友發微博稱: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承認同性婚姻的判決中引用了儒家思想,用以論證婚姻制度的重要性。納尼?觀察者網查詢肯尼迪大法官的多數判決意見書發現,果然引用《禮記昏義》中一段。
判決意見書開頭部分,即第8頁中,一段英文是這樣寫的:Confucius taught that marriage lies at the foundation of government.2 Li ChiBook of Rites 266.孔子教導說,婚姻是政體的根基。《禮記昏義》竟真的被判決意見書引用,淚崩~
奧巴馬高呼:愛戰勝了一切!但其實還有來自中國古代大佬的神助攻?想起南海造島時美國人說起風水,想不到,乃們研究中國傳統文化這麽深入。
美國學者Sam Crane癡迷中國古代哲學,曾出版《Life, Liberty, and the Pursuit of Dao: Ancient Chinese Thought in Modern American Life》一書,提及中國儒家和道家如何看待同性婚姻。
他認為,儒家倫理可能會接受同性婚姻,因為它更多關註婚姻而不是關註性。兩個人公開承諾然後在日常生活裏履行承諾,完全符合儒家善的理念。至於道家,他們可能根本不在乎同性還是異性婚姻,道家的思想裏有陰陽的觀念,但陰陽並不必須要用單一性別來呈現,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包含有陰陽的元素。
有沒有被震驚到!
肯尼迪大法官這一引用孔子為同性婚姻撐腰,是引經據典,還是牽強附會?《禮記》有煙:禮,其政之本與!在《哀公問》章中,魯哀公問政於孔子,談到大昏禮:古之為政,愛人為大;所以治愛人,禮為大;所以治禮,敬為大;敬之至矣,大昏為大。大昏至矣!大昏既至,冕而親迎。
所以婚姻是政體的根基,是這個意思嗎?
只是,孔子還曾這樣說過:昏禮者,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也。故君子重之。”“男女有別而後夫婦有義,夫婦有義而後父子有親,父子有親而後君臣有正。故曰:昏禮者,禮之本也。
中國人認識中,雖然孔子周遊列國十四年,妻子亓官氏沒有隨他同行,但孔子十九歲結婚,二十歲有了兒子。其言論中也非常重視夫婦關系,並將其視作人倫之始、為政之本。
《易序卦》中有一段可視作孔子婚姻思想的註腳: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禮義有所錯,夫婦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恒者久也。
果然,美國最高法院的判詞接著寫道:應當誠實且必要地指出,這些(對古人的)引用是基於婚姻是兩性之間的結合的認識之上It is fair and necessary to say these references were based on the understanding that marriage is a union between two persons of the opposite sex.)]



正死花旗佬!

Tuesday, June 9, 2015

無奈

真無奈!

在這網誌內的一些舊網誌圖片,全部失蹤了!不知是否從Yblog抄過來的圖片位置出現了問題,還是發生了甚麼天劫!

幸好舊的文章全數移佳Weshare,才得以左網絡上生存。希望它們能生存得長久些罷!

請大家多往http://www.weshare.hk/madamebianca探探Madam吧!



Monday, June 1, 2015

經之道

真正認識「易」,要算是只是初步的認識,也會感到痛心萬分,因為它不單被人利用了千千萬萬年,還一直被誤會及誤解。

如何為它平反?比平反六四更難!

太少人知道,《易經》乃中國群經之首!

對「易」的誤解,在人心中根深蒂固了。對人說學《易經》,他會問:「占卜嗰啲」、「問卦嗰啲」,「靈吾靈架?」等等。

很可笑吧? 這不是笑話, 是很悲哀的事情!《易經》給人的印象是如斯膚淺的嗎?

天主十戒的第一戒條:欽崇一天主在萬有之上,犯戒條的包括求神拜彿、占卜、看掌相、信星座、風水、通勝、紫微斗數、鐵板神算……等等;可幸未有提「易」,只是占卜。

可是,《易經》也會被大部份人士作為占卜的術書。老師常教導:「善易不占」。因此,讀壞書者才去占和卜。老師也說過,有很多虔誠的教徒跟他學「易」,他們認識了《易經》後,不單沒有動搖他們的信仰,而是令他們對其信仰更堅定。

所有「經」書, 皆教導「為人」及「修身」之道。各個宗教亦然。

讀到新約聖經〔路加福音14:11〕載:「因為凡自高的,必降為卑;自卑的,必升為高。」耶穌講這個故事時說:「你被人請去赴婚姻的筵席,不要坐在首位上,恐怕有比你尊貴的客人被請來,那請你們的人前來對你說,讓座給這一位罷!你就羞羞慚慚的退到末位上去了。你被請的時候,若去坐在末位上,好叫那請你的人來對你說:朋友,請上坐!那時你在同席的人面前,就有光彩了。


同樣的道理,就如《易經》第十五卦「地山謙」的「道」一樣。山在地下,因謙卑而崇高;功成而不居,富有而不自滿。「謙」卦卦象為山崇高而居於地下,地勢低而上行,有因謙卑而崇高之意。

做人之道,就是要謙虛,不要「曬命」。自大必遇損失,因為,高山有日都會變成深谷,這也是「易」的「不斷在變」之道。

君子能以謙虛來修養自己,培養自己的內涵,就算面對危險,亦能逢凶化吉。但反之,若是不能謙虛,則無以濟事。反之,高傲者,以其蠻勇,自以為人力勝天,就會遭至滅頂之災。

Saturday, May 30, 2015

發思古之幽情


這是五年前寫的文章。那時閒下來,開始 沉淪於發思古之幽情,除了在網上發掘母校的舊照外,每晚都追踪舊日香港的樣像,前輩的懷舊工作,多年前已展開了。網上的各區舊照相當豐富。而出版有關香港舊照的書本也有不少。












鄭寶鴻先生的書中看到一張雲咸街在1910年的舊照,驚呀地怎麼是多年前在倫敦Knightsbridge住過的apartment那條街一模一樣,在倫敦時已是1994年以後,為何歐洲地方可以把上個世紀這麼古舊的建築保留這麼久,而香港就要把這麼美麗的建築破壞?多麼可惜的事情!

可惡的地產商,為圖厚利,就將許許多多的優美的古老建築破壞,還利用甚麼人口急增要建更高樓宇為藉口,他們為何不在另一個地方建築高樓大厦,保留一個維多利亞舊城呢?還是認為一個金融中心,是要滿是摩天大厦的建築,才算合格呢?但是,美國的華爾街,還不是仍有許多十八世紀的建築物嗎?


舊英政府,那管得你們甚麼保育,橫豎都要還給人家;現今政府,自己內政也管得不好,保皇也不能,何從去保育呢!保護住那班大亨,拆多些舊樓,賣多些爛地,算是現今政府注重的政事了;不過,閒來起錨出海,拍拍爺爺的馬屁,或許是不錯的玩意呵!掌聲鼓勵!





  










母校的舊校舍,也逃不過拆卸的魔掌, 成為嘉兆台了

海事處大樓

   

  










《干諾道中的海事處大樓正門》
 

中、上環已拆卸的舊建築物中,除中環郵政總局外,最懷念的還有上環林士街和干諾道中的這座海事處大樓。它並沒有中環郵政總局的雄偉,若不是昔日在上環區海皮一帶上班或在內街居住的街坊,對這座建築物,必然毫不認識,雖然偶然會在網上見到,但比中環郵政總局還少有介紹,就讓它淡然被忘記,要算是現在提及那一帶,人們只知道鄰邊的新世界戲院、永安和先施等等。也難怪,因為另外一座海事處大樓就建築在附近的新海旁,這座舊的,就無辜地被人遺忘得一乾二淨了。一手做成的,和中環郵政總局一樣,又是港鐵!
 

 


《右鄰(圖左)為李寶椿大厦,月宮酒樓就在頂樓,後面為新世界戲院,隔著林士街為左鄰(圖右)的永安百貨》


1900
年代,船政署新大樓在新世界戲院背後的干諾道中落成,旁邊的一條街道便以在位多年的船政司(Harbour Master)霖士(Robert Murray Rumsey)命名,在1905年5月11日正式刊憲。船政署新大樓後來輾轉用作海事處辦事處。


海事處辦事處這座建築物,昔日還有一項任務,就是為天文台在熱帶氣旋(颱風)襲港時掛起「風球」,讓港內、外都得到颱風程度的訊息。樓頂上的長杆,就是用來掛起颱風信號的標誌。小時經常經過,就看見一個個巨型標誌堆放在裏面露天空場的一角,那時還未知那些就是颱風訊號的標誌。每當颱風襲港時,從家中的後窗望出去,就知道掛起那號風球了,因為那時還未有高樓大厦的阻擋。




 《樓頂是掛颱風信號標誌的杆條》


說起颱風訊號,自1884年開始,香港已經採用一套以圓柱形、球形和圓錐形為信號的系統,向港內船隻發佈關於熱帶氣旋之情況及大約位置的消息。當熱帶氣旋迫近香港的時候,就會鳴砲警告居民烈風將會吹襲香港。1907年開始,用燃放炸藥的巨響代替鳴砲的方法,沿用到1937年為止。

1917
年,香港初次使用1至7號信號代表風暴情況。其中2號至5號分別表示烈風將會由北、南、東或西四個方向吹襲香港。


1931
年更改為1至10號,其中2號及3號分別表示強風由西南及東南方向吹襲香港,4號為非本地信號,5號至8號分別代表來自西北、西南、東北或東南四個方向之烈風,9號則代表烈風風力增強,10號代表颶風吹襲。通常2、3、4號信號甚少採用,因此,到了1930年代後期就被刪除。


1956
年在一號戒備信號及5-8號烈風信號之間再加上三號強風信號。

   
為了避免引起公眾之混淆,由197311日開始,5號至8號信號分別由八號西北、八號西南、八號東北及八號東南4個信號代替。這信號系統一直沿用至今。


 

    《颱風信號的標誌的三代》

話說回來,到了1980年代,為配合興建地鐵港島綫,海事處大樓與前面的恆星戲院(新世界戲院)一併拆卸,於1987年重建完成,由莊啟程創辦的維德集團擁有,命名為維德廣場。

 

 

    《前維德廣場,現為無限極廣場》

2003
年6月,摩根士丹利以8.4億港元向維德集團購入當時的維德廣場,再於2006年3月以26億港元售給麥格理。


2010
年7月,李錦記以四十三億四千七百五十萬元向麥格理購入維德廣場,並在2010年12月17日改名為「無限極廣場」。





Wednesday, May 27, 2015

金鐘 Admiralty

電視節目中出現鄭寶鴻先生的訪問,他在訴說自己的珍藏名信片,講出了金鐘這個地名的由來。

鄭先生指出,原來以前那處有座建築物樂禮大厦 Rodney Building,屋頂外牆有一個報時鐘,人們每逢經過該處,就會對一對時間,亦因為那個鐘是金色,所以後來那一帶就叫作金鐘。


從上個世紀以來,灣仔皇后大道東接連皇后大道中一帶,已是香港海軍基地,稱為海軍船塢區,仍屬中環一部份﹔那一帶設有三軍司令官邸、威靈頓兵房、域多利兵房、美利兵房等大小兵房無數。金鐘這個名字出現了很久,不過從前沒有人單叫金鐘,而統稱「金鐘兵房」。而船塢那邊則稱為「鐸也」,從英文dockyard譯過來。


重光後,鐸也和兵房都漸漸退役,亦因為曾經被日軍佔用作殺戮之地,鬧得鬼話連編。而那一帶地方亦被視為典域,那時乘電車經過也有一片陰森森的感覺。直至70年代,這一帶亦開始作商業發展及興建起地下鐵路。1967年,政府將兵房及鐸也一段路叫作Queensway,中文為金鐘道,連接起灣仔及中環。在1970年,樂禮大厦亦被拆卸,金色的時鐘雖被拆去,惟留下金鐘一個名字,代表著一個區域和港鐵站。


網上廣泛說明金鐘一名的來源﹕【金鐘呢個名就來自金鐘船塢呢個海軍船塢,因為裏面有個金色銅鐘而來】,相信可以被否定了,其實很多船塢都掛有銅鐘,海軍船塢有個金色的鐘(bell) 絕不出奇,不可能引起眾人的注意,而樂禮大厦金色的報時鐘(clock) ,人們經過該處對時的行為更是「大眾化」,而樂禮大厦就在金鐘道上,所以樂禮大厦的金鐘來源應更為正確。


Admiralty
,中文就是海軍司令部,故此該地英文叫作Admiralty則順理成章。




《鄭寶鴻先生的樂禮大厦名信片,尖頂處圓型就是那個金色的報時鐘,地點應是以前軍器廠街警察宿舍的隔鄰》


《1950年的海軍船塢地圖》

Wednesday, May 6, 2015

街頭公告員

前年2013年,英國的小喬治王子出生後,town crier(街頭公告員)Tony Appleton在倫敦瑪利醫院外公告大眾。前幾天,他再為小公主Charlotte的誕生公告天下。這位人兄不是原本請來的街頭公告員,而是另一個鎮的街頭公告員,來倫敦只是趁熱鬧,他向記者說,若他不是穿著街頭公告員的「制服」,恐怕不能在聖瑪利醫院外的石級上,公告英國的小王子和小公主的誕生

 

在倫敦一些景點,如Tower of London,很多時會被一位town crier的大叫被嚇著的。究竟他們是何方神聖?

街頭公告員/叫喊員或搖鈴人town crier/bellman,是由法院聘請到街上叫喊的人員。

 

這個傳統要追溯到 18 世紀的歐美市鎮。在英格蘭一些小鎮,因為很多人還是文盲,不懂看文告、當地法例,墟期或市場廣告等,於是便要由街頭公告員/叫喊員到街上叫喊宣讀。

街頭公告員/叫喊員通常會精心打扮;他們穿著紅色和金色的長袍、 白色馬褲、 黑色的靴子和戴上三角帽子,手持搖鈴,在市鎮的街道上邊搖邊大聲叫喊,吸引人們的注意。在他們喊出公告之前,會喊「OyezOyezOyez! 」,即叫人們肅靜和留心聽公告。街頭公告員/叫喊員不單是男子,還有很多婦女參與。

 

除了用搖鈴去吸引人們的注意外,有些地方會使用另一些工具。在荷蘭,他們用銅鑼;在法國,則使用鼓或狩獵的號角。

到了20 世紀初,街頭公告員在北美洲一些地方仍然存在。1904 年,洛杉磯及鄰近的幾個城鎮都有官方的街頭公告員。目前,位於Cincinnati Mariemont 村,仍然雇用街頭公告員,跟數個新英格蘭(New England)小鎮一樣。

在街頭公告員這工作逐漸息微後,便成了民間的玩意。從20 世紀的後期開始,不時有非正式和正式的街頭公告員比賽舉行。後來,有些城市和城鎮純粹因典禮儀式才恢復街頭公告員這職位。

 

在英格蘭和威爾士,從 1990 年代中期起,許多地方議會都恢復街頭公告員一職。許多都是名譽任命或兼職僱用的。截至 2010 10 月,共有 144在英格蘭和威爾士城鎮,設立了Ancient and Honourable Guild of Town Criers,供他們註冊,成為正式的註冊街頭公告員。他們主要在公民活動和慈善活動中執行禮儀職責。在某些情況下,好像在Royal Borough of Kingston upon Thames,街頭公告員也是 Tipstaff(法庭文書)

 

在加拿大和美國,現有幾個街頭公告員協會;包括the Ontario Guild of Town Criers, the Nova Scotia Guild of Town Criers the American Guild of Town Criers

在澳紐,截至 2010 10 月,the City of Sydney, City of Hobart, City of Greater Geelong, City of Portland, City of Ipswich, City of Gosford, City of Salisbury, Gold Coast City其他22個地方議會,都有官方的街頭公告員。紐西蘭則有15 個城市僱有官方的街頭公告員。


Saturday, April 18, 2015

丁蟹效應

偷食禁果!



這是一個curse詛咒吧!應該叫丁蟹咒或秋官咒,Ding Hais Curse 或 Adams Curse。鄭少秋就是原名叫「創世」和洋名Adam,所以跟這個詛咒連在一起!

20125月,無線播影「心戰」時,在劇集上演前,只是出現喧傳片,已出現跌市了,播完第一集翌日clicked電腦一看,真行跌市日。或者他不是主角吧,只連跌幾天就是了。

維基也有解說丁蟹效應:
丁蟹效應(Ding Hai EffectAdams Effect,又稱秋官效應)是香港股票市場的一個奇特現象。這個現象的內容,是當由香港電視演員鄭少秋(綽號「秋官」)主演的電視劇集在兩家免費電視台播出後,股票市場便會突然急劇下跌。從科學角度來說,這只能算是一連串的巧合;但仍有不少人認為丁蟹效應真有其事,甚至連跨國證券經紀里昂證券也於20043月曾為此發表研究報告,使這個現象受到一些其他國家的投資者所認識。

 199210月,香港無綫電視播放由鄭少秋主演的電視劇集《大時代》。故事講述由鄭少秋飾演的丁蟹,經常在股票市場的熊市中藉着拋空恆生指數期貨而獲取暴利,恰巧當時香港股市暴跌,令不少股民損失了很多。此時開始了有「丁蟹效應」一詞,而在接下來的十多年,幾乎每當鄭少秋主演的電視劇集播放時,股票市場也會有顯著下跌。

今回又重播《大時代》,不知會否出現什麼效應了!

Friday, April 17, 2015

藍蓮花 The Blue Lotus

比利時漫畫The Adventure of Tintin《丁丁歷險記》有一個故事 The Blue Lotus《藍蓮花》,作畫者為 Herge(埃爾熱)。故事的主要發生地為中國,「藍蓮花」是當時上海一間鴉片館的名稱。


故事主要講述:一位陌生的送信人突然中毒箭身亡,促使丁丁與狗狗白雪奔赴上海。在上海,碰到許多意想不到的事情:既有人要暗算他,又有人在暗中保護他,這使丁丁迷惑不解。拉戒佳毒汁、平野松成的出現、王仁傑的談話、方世英教授的失蹤…… 使丁丁捲入了一場販毒與禁毒的鬥爭中。為了解開這個謎,丁丁多方周旋,出入虎口,屢被追殺。在小張的幫助下,終於找到線索,又經過周密部署,終於在一個叫藍蓮花的煙館將毒販們擒獲……

Herge在漫畫中繪畫的建築及景物,是當時地理和文化上有準確的描繪。其中的中國插圖,部分由華籍比利時雕塑家張充仁協助繪製。張充仁亦是故事中的人物之一。故事中,張充仁是丁丁在步行途中於揚子江中拯救起的一位掉落水的中國青年,從此,他們成了朋友。後來熱心善良的張充仁在丁丁的歷險過程中,對丁丁給予不少的幫助。


在元朗有一單位,是香港一位比利時室内設計師,把《藍蓮花》故事內的部份佈景,作為該單位的室內設計,完全發放出《藍蓮花》故事的味道。












主角丁丁的紅跑也在裝飾之列。車牌1936乃故事完成的年份。

Saturday, April 11, 2015

法理何在?

前陣子某位專欄作家在其免費報的文章內,指懲教署一套新宣傳片,令她覺得「坐監好舒服」,完全失去阻嚇作用,以至懲教事務職員協會去信給她的總編輯,詳述署方的工作,並對她的意見深表遺憾。作家便另在專欄中指她對宣傳片有意見,是因為該所只重「教」,不重「懲」。其後亦行文「補飛」一番,指懲罰是教育重要部份云云。

其實,坐監對犯了罪的人,已是最大的刑罰;可不是嗎?在囚人士失去自由,失去尊嚴,失去一切常人的生活享受,沒空調、沒電子通訊、沒床褥,每天被搜身不下十次,不時被搜查隨身物品、來住的書信,這不是最大的刑罰嗎?

當然,影片沒給她介紹這些,才令她有那些「遐」思。

怎樣行刑賞,是很深的層次嗎?大家去想想吧!


重罰可阻嚇犯罪,是眾人皆知的;現代的社會那些甚麼維權人士,動不動用甚麽人權、平等諸般「大義」來吊譽,受到不少人士支持,弄到犯法的人也要得到非一般刑罰。奈何?

我國自王帝時期,已開始以嚴刑去阻嚇犯罪。皋陶(音同「高遙」),是舜帝時掌管刑法的「理官」,被奉為中國司法鼻祖。皋陶以嚴刑作懲罰犯人,但亦以道去執行,後人值得去學學吧!可是,今日社會那有懂得以「道」去執行政務的官員呢!

  皋陶

皋陶制定刑法和教育,幫助堯舜禹推行「五刑」。 他還提出「慎身」、 「知人」、 「安民」的治國方略。「慎身」就是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使百姓敬服。上行下效,而上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知人」方面,是指只有知人善任才能為民謀利。「安民」指人民的生活安定了才能顯示出德政的威力。

皋陶歷經堯舜禹三世,輔佐堯舜禹;曾經協助大禹治水,禹為了報答皋陶,把他封在皋城,在今安徽六安市。就此,皋陶成為古代六安國始祖,故今六安稱為皋城。

禹繼帝位後,為了尊重禪讓制度,推舉皋陶當繼承人,並讓他全權處理政務。但是,皋陶在禹帝死前就逝世了,傳說活到106歲。他定刑法,制教規,使社會和諧,天下大治。

現在還一直流傳着「皋陶造獄」的傳說。「皋陶造獄,劃地為牢」,皋陶後來亦被奉為獄神。

是日剛從新聞得知,多名在佔領時的滋事分子,一個也沒被法庭判監!法官不判人坐牢,定立怎樣「辣手」的刑罰,都是徒勞而已。


真要說句:法理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