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rch 28, 2014

英語會話

今天,50(/年份)會常批評後生仔的英文水平低。曾在電視節目中,一受訪的大學畢業生竟自認不敢在洋人面前「講英文」!

50後幼時有機會在「教會學校」學得不錯的英語,而當時港英的教育方式比今日的「两文三語」更成功。

在「臉書」上,有位熱心的懷舊朋友,收藏很多舊日的教科書,把它們貼上網上。

其中有一本教讀英文的課本,是1929年出版的「英語指南」,輯譯者為黄履卿。





內面教的英文讀法,以中文字的音去讀,繞口非常,中文字比英文更難!大家試讀一下,一定投降也!
















有臉書的話,大家不妨到舊課本https://www.facebook.com/oldtextbooks看看,大家一定得到很多童年的回憶。


另有Madam珍藏的「華英通語」,所教的讀音,可能比今日香港一般人的英語發音更準。







Monday, March 17, 2014

打吡大賽 Derby


每年三月,香港馬圈必有一個叫「打吡」的大賽。香港打吡大賽是香港馬壇的至高榮譽賽事,在香港賽馬史上享有獨特而崇高的地位。

英國人把賽馬活動帶來香港,打吡大賽的由來,當然是來自英國。

1779年,第十二代打比伯爵Edward Smith Stanley與英國賽馬會高級董事Charles Bunbury先生創辦了一項專為三歲雌馬而設的一哩半賽事,以打吡伯爵的府邸命名,稱為「橡樹大賽」。而首屆橡樹大賽正亦由打比佰爵的愛駒BRIDGET勝出。

由於首屆橡樹大賽的成功,打比伯爵與Charles Bunbury便策劃於1780年增設一項三歲雄馬及雌馬混合賽事,途程為一哩。兩人以擲毫形式來決定這項賽事的名稱,結果打比伯爵贏了,於是這項三歲馬賽事被命名為「打吡大賽」。亦巧合地,首匹打吡冠軍正是Bunbury先生名下的「大奧密」(DIOMED)

在香港的賽馬會成立之前,已開始舉行打吡賽事。1873年,首屆香港打吡大賽在跑馬地舉行。賽事路程酒一哩半 (2400),冠軍馬是Surprise

在十九世紀末期,香港賽馬所用的馬匹主要是國內進口的小馬,直至二十世紀初才開始引進澳洲馬種。由於來自兩地的馬匹質素有別,馬會曾於1932年起根據馬匹來源地分別舉行兩種打吡賽事,「香港打吡」(Hong Kong Derby)主要供國內小馬參賽,而澳洲馬匹則競逐「樂蒂山打吡」(The Rooty-Hill Derby)


1920
年跑馬地馬場

在日治時期停辦打吡大賽,至戰後才於1947年恢復舉行並重新統一為「香港打吡」。

根據香港賽馬會的資料,在1962年,打吡賽程由最早期的一哩半,改為一哩三化郎六十五碼,翌年再改為一又四分一哩。1967年改為一哩一百七十一碼。1973年因採用十進制而將途程改為2230米。1978年打吡大賽移師到新落成的沙田馬場,途程定為1800米。1999/2000年度,馬會將香港打吡大賽的途程由1800米加長至2000米,使此項本地大賽與國際賽馬主流更為融合。


1953
年打吡冠軍「拔萃」
 


1984
年打吡冠軍「老虎仔」頒獎儀式,當時途程為1800

雖然世界各地的打吡賽事只供三歲馬參加,但香港打吡自1981年起改為只供四歲馬參賽,主要因為香港馬匹全部由海外進口,需要足夠時間來適應水土氣候,加上南北半球馬匹的成熟程度並不一致,為公平起見,便等待牠們成長至相約程度才來一決高下。

香港打吡大賽還寫下另一篇歷史。在1918226日,正舉行打吡大賽之日;馬場內人頭湧湧,突然馬棚的中間位置傳出一聲巨響,馬棚隨即塌下,不少人被埋在層層竹桿和木條之下,更不幸的,是聚集的熟食攤子,很多火爐被翻倒,迅即火光熊熊。事件造成680多人葬身火海。


1918年打吡大賽日火燒馬場

Sunday, March 9, 2014

香港女子監獄的發展

犯法的人不分男女,但一直以來,男人比女人犯法的多;尤其是舊日的香港,女犯人確是少之又少。

香港開埠初期,監獄沒分男女,英人踏足港地之後,即建中央監獄(後易名域多利監獄) 。當時的女犯,除收監於域多利監獄外,當局還租用雲咸街一座樓房,內作囚禁女犯之用。

隨著人口不斷增加,域多利監獄也應乎不到與日俱增的犯人,自1892年開始,當局便開始籌備興建女子監獄的計劃。

1921年,茘枝角監獄落成啓用;當年,政府正式成立了管理監獄的監獄署。後來,署方在男監旁邊加建了一座監獄,以供囚禁女性囚犯,於是,香港首座女子監獄,便於1932年落成,名為茘枝角女子監獄。

茘枝角女子監獄,環境及設施完善,內設大囚室、獨立囚室、押候人士的囚室、小醫院及懷孕女犯的倉房。監獄為低度設防,採用通風設計,是一座以紅磚及花崗岩配上半圓窗户的建築,亦成為監獄署的「模範監獄」。



一處為荔枝角監獄,時間約1930- 40年代 (政府新聞處圖)


1965年的荔枝角女子監獄洗衣房,主要協助伊利沙伯醫院洗熨衣物。 (香港歷史檔案館)

最初的女職員所穿的制服跟醫院護士的制服相似,因此女職員一般稱作「姑娘」,後來制服改革多次,但「姑娘」的稱呼則沿用至

1930年代,傳染病肆虐,於1938年,政府將部份荔枝角監獄改作荔枝角(霍亂) 醫院及荔枝角(臨時) 醫院。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醫院被用作麻風病院;直至麻風病受控後,两座醫院便在1948年命名為荔枝角醫院,為精神科長患者提供療養服務;唯坐立於其中的茘枝角女子監獄,仍運作至70年代。

因為九龍半島的道路急速發展,茘枝角女子監獄漸被交通幹道包圍,對保安做成極大的影响。署方逐於大欖戒毒所附近空地建大欖女懲教所,在1969年投入服務。女監由多座小型建築物組成,各類犯人分開囚禁,有戒毒所、監獄、還押候審中心及教導所。











↑約1969年大欖女懲教所全景,左方為職員宿舍。


   ↑1978年,大欖女懲教所洗衣工場





獄署」於1982年易名「懲教署」,而「犯人」後來亦易名為「在囚人士」。


時代展進,女性犯人亦與日俱增,署方於1994年開放了芝麻灣的監獄作為囚禁女犯,並於2006年,把從宿舍改建的荔枝角懲教所,加入收納女性在囚人士。

與此同時,新的一所綜合監獄亦在籌建中。

新的一所女子監獄,於20108月在上水河上鄉的羅湖懲教所落成啓用,所有芝麻灣及荔枝角的女性在囚人士,皆搬遷到羅湖懲教所。


羅湖懲教所是香港首個設有連貫通道的懲教所;設計利用天然資源:對流空氣、自然採光等,並利用光伏板提供電力,接收太陽能收集器至中央大樓的生活用水預熱器,作熱水供應之用。所内設施更有親子園地及育嬰室;而最大的改變,是用大量的電子鎖代替人手開鎖,或多或少都減輕了職員身上的負擔。


資料:懲與教 - 香港獄政發展 (香港懲教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