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August 19, 2014

相中情

 喜歡懷舊的朋友會在懷舊網上看過這張舊照片。看到這照片,你會想到甚麼的故事?




照片是人稱「橋叔」,首位榮獲英女皇頒授榮譽勳章的香港資深新聞從業員陳橋所拍攝的。現年85歲,居於溫哥華的橋叔,把自己奉獻給新聞工作,從事攝影記者達三十多年。上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他所拍攝的珍貴新聞圖片,反映出社會百態及人情冷暖。


橋叔在1961729日,於碼頭拍下的這名位蘇小姐在海運碼頭送別一位英國士兵柯力Caller離開香港返回英國,两人難分難捨。17年後的1979年,《陳橋新聞攝影展》在香港展出,柯力的朋友偶然看到這張照片,通知柯力前來觀看,原來他與蘇小姐已經結了婚,並育有4個子女,在港居住。柯力先生和夫人帶同四名子女來到攝影展,重溫這幀難忘舊照。1987年,柯力先生夫婦25週年銀婚紀念時,邀約陳橋到海運碼頭原地模擬再拍了一張照片。這是陳橋與這對異國情鴛第三度相遇。柯力打趣地說,當他們50週年金婚紀念時,定會邀請陳橋為他們拍照留念。可惜因為橋叔已移民加國,沒有和他們再聯絡了。






 85歲的陳橋,1956年加入香港《英文虎報》任兼職記者,1959年轉往《南華早報》任職新聞攝影記者,攝影生涯長達30多年,作品多次獲獎。1985年,陳橋更榮獲英女王榮譽獎章,是香港首位獲此殊榮的新聞攝影從業人員。

橋叔在一個訪問中憶述:「我1956年加入《英文虎報》任職黑房助理,兼職記者,在這時跟新聞攝影結下不解之緣。其實在此之前,我即以拍攝即影即有照片維生,因我自小就愛攝影。開始二、三年,我拍攝新聞和體育照片。50年代的香港,有很多不同的運動,如足球、木球、籃球、羽毛球、賽馬和划艇等,通過拍攝這些運動比賽,加強了自己動作反應和敏銳觸覺。1959年,我轉往《南華早報》任職新聞攝影記者。」






Saturday, August 9, 2014

克羅地亞

文章連圖請往:
http://www.weshare.hk/madamebianca/articles/758247


巴爾幹半島,是位於歐洲最東南面的一個半島。因為她位於歐洲與亞洲之間,亦是歐、亞二洲的主要通道。這裡居住著眾多的民族,有多族的語言與不同的宗教信仰,在千百年之間,遭受過數個外來帝國的統治,所帶來的文化與宗教信仰,亦增加了衝擊與色彩。自古以來,亞洲的遊牧民族要由東向西入侵歐洲,巴爾幹就是首當其衝的地方。不同時期都有不同的草原民族入侵巴爾幹而進駐,使巴爾幹民族變得越更複雜。

 

《青綠色一帶就是克羅地亞》


因為地理位置、戰略地位、種族情懷、宗教信仰和文化差異等問題,巴爾幹半島從公元七世紀開始,就爭戰不斷,還被稱為「歐洲火藥庫」。


由於這裡千百年來多元種族聚居,使本是純樸善良的斯拉夫民族,歷經了幾個帝國的洗鍊壓迫下,在相互融合與衝擊的生存條件中,各自發展出自己獨特的人文風情與文化,而在那裏居住的人們,亦安於在自己的國家及民族中生活。


那裡有美麗的自然景觀與優美建築風格,其中的一國,克羅地亞,有一個風光綺麗的普羅維斯十六湖國家公園 - Plitvice Lakes National Park。我們且放開她以前戰爭的坎坷,欣賞一下克羅地亞的美麗風景。


薩格勒布(Zagreb),是克羅地亞的首都,也是一個直轄市。克羅地亞的工業大部份集中在薩格勒布,包括金屬、電器設備、紡織、化工、製藥、印刷、皮革等,服務業方面有金融、旅遊業、貿易等。




 


薩格勒布(Zagreb),克羅地亞的首都》
  



  《University of Zagreb  薩格勒布大學》

  



↑  《薩格勒布國家劇院 Zagreb National Theatre》


 



↑  《克羅地亞的電車 (在薩格勒布城內)》





   


《Plitvice Lakes National Park 普羅維斯十六湖國家公園》
   



↑  《這就是湖水藍了》


  



↑  《湖水藍、綠分明,可媲美四川九寨溝》

  


  《這是湖光山色》

司碧古城
 (Split) ,克羅地亞南部港市,位於亞得里亞海東岸,克羅地亞第二大城。


 


《沿海而建的 Split 城
   



  
《Split 城 一

   



《Split 城河邊的夜景》

普拉(Pula)
位於克羅地亞伊斯特拉(Istria)半島的南端,是該半島
上最大的城市。


  


   《Pula市的羅馬劇院遺蹟 (Roman amphitheatre)》

杜邦力古城
Dubrovnik),古稱拉古薩(Ragusa),克羅地亞
部港市,此城面臨著義大利半島的東岸,位於杜布羅夫尼克地峽之末端,以風景優美聞名,是熱門的度假勝地,有「亞得里亞海之珠」的美稱。



   



↑ 《杜邦力古城》


   



 
《杜邦力Dubrovnik)的 Komarna 海灘》

姆列特島(Mijet),
是克羅地亞的一個島嶼。位於亞德里亞海(Adriatic Sea)諸島中的最南端。






 
姆列特島(Mijet)的湖景》

   



 
《姆列特島(Mijet)的巨湖,The Great Lake》
   

 
 
《姆列特島(Mijet)的修院》

克羅地亞還有很多優美的景色,在亞得里亞海上有很多風景如畫的
小島,都是值得去遊覽的好地方。

















Friday, August 8, 2014

薩拉熱窩

附圖文章請往:
http://www.weshare.hk/madamebianca/articles/758248


上回到訪此處,看的不多,思想也不多。




《這地方可媲美九寨溝的美景》
 
薩拉熱窩(Sarajevo)
,是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Bosnia and Herzegovina)其中一個首都,一個別扭的國家名字,可以想像那兒的政治有多複雜。為了平衡民族利益,國家主要分為兩個管治政體:塞族共和國(Srpska Republic)和波斯尼亞及黑塞哥維那聯邦(Federation of Bosnia and Herzegovina),前者以塞爾維亞人為主,後者則以波斯尼亞人及克羅地亞人為主。


裏有波斯尼亞戰爭,由1992年4月1日至1995年12月14日止。




《佈滿子彈孔的建築物》



  
《BBC的採訪車也裝起甲來》




旅遊回來,從網上找來的資料,是講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的。講述戰地上(薩拉熱窩)的景况及對戰爭體會的字詞,讀得心裏沉下去,在戰爭中縱要熬過,活在平安繁榮的地方,為何要互相爭鬥,自我摧毀?


這貼子很想跟人分享,找到了那個戰爭時的相片,一并貼上。

不睜開眼睛,就不再醒來 】
才十五年前,這兒仍是烽火四起,槍炮不斷。我看着漫山密集得針插不下的白色墓柱,不禁感到心驚膽顫。縱然久不久便會聽到甚麼兩岸軍事演習或北韓導彈危機,甚至我們知道自人類紀錄歷史以來,戰爭就不曾停止過;但我們不曾想像過戰爭會在身邊發生。於是我問當地人J—人們是怎樣在戰爭熬過來的?



Srebrenica massacre memorial
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殺
的紀念墳場》

「每天早上,睜開眼睛。就是如斯簡單。在戰火中,你知道如果不睜開眼睛,你就永遠不會醒來。」
J今年三十多歲,卻已是一頭白髮。他呷一口土耳其咖啡(也是戰火洗禮後由鄂圖曼帝國帶來的文化),慢慢道來不平凡的身世。波斯尼亞戰爭爆發時,身為塞爾維亞族人的 J 被強徵入伍,對付與自己同住一城的人民,只因他們是信奉回教的波斯尼亞人或是克羅地亞人。



《滿街都是被摧毀的建築物,屋內的木品都被人拿回家作燃料》


「其實薩拉熱窩也住了很多塞爾維亞人,我們其實殺了多少自己人?這兒不是中東,穆斯林並不顯眼,士兵們根本不知道自己在殺甚麼!根本是徹底的盲目,徹底的瘋狂。塞族的軍人都是從遠方調來,他們根本不知道發生甚麼事。」呀,都是如出一轍的技倆,我不禁想起咱們那段未敢忘記的歷史。


後來,他逃離殺人的塞族軍,逃跑到城市的另一方當軍醫,在戰場前線抬走死傷無數的士兵,那時他不過十八歲。


「你沒學過醫,怎救人?」


「當人們快要死去的時候,你只需緊緊的摟着他。」J 淡然說,彷彿那是別人的故事。


他摸摸頭上的短髮,然後苦笑道:「說真的,我也不知道自己怎樣做到。那麼多的死亡,那麼多的血,你不會再懂得思考。」咖啡一喝而盡,好讓他從過去清醒過來。




《戰地中的電車》


宗教種族不是火藥引


然後,我們在大街逛着。J 向我們展示薩拉熱窩過去對多元宗教的包容,此街建了猶太教的聖堂,兩步之遙就是全市最舊的東正教教堂,隔一條街就是天主教的,然後轉角是回教寺,寺外噴泉流出來的地下水,據說誰喝了,誰就要再回來。不同信仰與種族的人們,幾百年來和洽共處,宗教和血統,未曾成為戰爭的火藥引。是甚麼令塞族人向波斯尼亞人在二十世紀末發動種族清洗?J 為了尋找答案,特別到外國讀政治,思考經年後所得的答案,竟然來得簡單和理所當然至一個令人倒抽涼氣地步。
「所有戰爭都是因為錢─軍火、貪污、走私,都是大生意。」



《日間薩拉熱窩的地下鐵路,整條街都是人跡罕至》


我們往山上走,來到紀念墳場,漫山的墓柱默默訴說着反對戰爭的警世之言。當我城在鬧骨灰龕荒,抗議不得建在民居附近之時,這兒的亡者與生者並不願意分離,也因為曾經有過這麼長的日子,死亡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沒有甚麼好忌諱的。



《一間被摧毀的製造小工場,廢鐵片正好用來製造煑食的爐具》

隧道博物館的真相


波斯尼亞戰爭之時,塞軍將薩拉熱窩城完全包圍,以炮擊(Shelling)和狙擊手(Sniper)攻防,更佔領戰略重點──國際機場。薩拉熱窩人受圍城之苦,缺糧食缺武器,於是在機場附近挖了一條隧道,通往位處機場外的 War free zone, 運送牲畜、糧食與武器到城內,把小孩、老弱和傷者運到城外。這條救了整個城市的隧道,現已成為博物館,之前有路上的背包客極力推薦,我就算要趕飛機,也不惜專程坐的士前往。




《薩拉熱窩的隧道博物館》




《通往隧道的樓梯》




《隧道內》


司機聽罷我們要到隧道博物館(Tunnel Museum),第一反應竟像從未聽過似的。最後在機場那邊轉了好幾個彎才總算找到。難怪,這博物館位置偏遠荒涼,而且十
分簡陋,把當年作掩護隧道入口的房子稍為修補一下就是了;當然,你也可以說像真度極高。博物館的展品亦教人失望,只有一條廿分鐘的新聞片,講述隧道興建的過程和使用的情況,然後遊人可一嘗走隧道的滋味,不過只有十米左右即重見天日。半句鐘後,我帶着一點失望準備離開,司機卻離奇不肯上車,更揮手示意叫我走到博物館對面的破屋去。「這間屋是騙你們遊客的!對面那破屋才是隧道真正的入口。當年我是士兵,這條隧道我不知走過多少遍了。最初建好時很矮,我要曲着腰才能走動。下雨時水浸到半身,苦不堪言。」司機挺着肚腩,難以看出當兵時精壯的身軀,但語氣中的怒氣卻是明顯的──身為當事人,他對任何對歷史的修改都很敏感。




《隧道北面的出口,後面正是機場》



沒時間浪費在仇恨上

司機向我展示真正隧道的入口,原來早已被破木堵住,屋內也真的有不少戰爭痕跡,但要不是他指明,誰想到這些破屋才最有價值?肥司機接着向機場那邊指手劃腳:「當年不少人為了逃走到非戰區,晚上冒着生命危險從這兒跑過機場,無論跑得多拼命,十個有九個都被狙擊手殺死。」






《戰時還有咖啡室酒吧供人溜連》

薩拉熱窩人就是有一種本領,一方面有能耐把戰火形容得巨細無遺,一方面又把事情說成是與自己無關似的,講起打仗絕不會眼水鼻涕流滿一臉。說起非人的戰地生活,語氣更似在談論一場球賽:「呀!今早我踢了一場不好玩的足球。」活着的繼續活着,絕不埋怨,對於當年西方世界遲緩的介入,更是一臉的不屑,不提也罷。我感謝司機讓我看到更多:「我很敬佩你們能夠如此堅毅的生活下去。」司機不以為然:「我們沒時間浪費在仇恨上。」


此時,一陣濃霧飄來,眼前的一切,悲傷的、醜惡的、殘暴的,都被淹沒在白茫茫的虛空中。



Thursday, August 7, 2014

英女皇 - 皇、婚


圖文載於:  
http://www.weshare.hk/madamebianca/articles/758232

   Long Live The Queen
這張英女皇照,很有趣!

Welsh corgi 威爾士矮脚狗,是英女皇喜愛的狗種,養的不止一隻,她亦曾因為两隻愛犬打架去「勸交」而被自己養的corgi咬傷。


雖然貴為女皇,除了自己的愛犬外,她的愛兒、愛女亦曾令她煩惱極,三男一女之中,除孻仔外,各人的婚姻皆離婚收場,管你有甚麼「皇」法、「國」法、「教」法,最後都是沒
(有辦)法,難道今天的英國皇室婚姻就是如此兒戲呢?童話故事的結局是否已經被否定了呢?


英女皇依利莎伯的婚事最初是被反對的,而她的婚姻就維持了幾十年也不變。


依利莎伯公主才
13歲,就跟希獵和丹麥王子菲獵墮入愛河,並互通書信。1946年两人秘密訂婚,但因公主還未達21歲,亦因為菲獵王子的三位姊妹都嫁入了當時納粹德國的王族,故遭到父母的反對。及至依利莎伯21歲時,婚事問題得到緩和,並於194779日正式公佈訂婚。她的白金方鑽訂婚介指的鑽石均取自菲獵母親的皇冠。两人4個月後的1120日在西敏寺舉行婚禮。

   
 《俊俏的菲獵王子》





《公佈訂婚的依利莎伯公主和菲獵王子》

菲獵王子在希獵出生,實是依利莎伯公主的遠房表親,來自維多利亞女皇的後代。菲獵王子在婚前放棄所有希獵和丹麥皇室的名銜,並由天主教轉為基督教,亦將姓氏改為母親的英國姓氏 ' Mountbatten'。他的三位姊妹亦因為跟納粹德國的關係,不獲邀請參加婚禮。


另一位不獲邀請的皇親,就是不愛江山愛美人的伯父温沙公爵,而連姑姐瑪莉公主也因為胞兄不獲邀而決席。




《依利莎伯公主和菲獵王子的婚禮》


《Norman Hartnell設計嫁衣婚紗的繪圖》

依利莎伯公主的嫁衣亦有個小故事,故事充滿政治色彩。因為婚不逢時,英國當時剛是在二次大戰後未復甦,仍在貧困階段,以至公主的嫁衣要由各方友好及伴娘們張羅
300張布料配給券去做布料,嫁衣由Norman Hartnell設計,選用中國的蠶絲做的絲綢而放棄用敵國意大利和日本蠶蟲所吐的絲而製的優質絲料。釘在衣身上的小珠子則採用從美國運入的10000顆而棄用日本的珠子。蠶蟲都要政治正確才能為當時的皇室服務。


  



據聞因為布料的質地較差,裙子開始出現破損 




Monday, August 4, 2014

上環永樂坊


有圖請往:
http://www.weshare.hk/madamebianca/articles/757809

記起小時候,每逢大節日,都會跟母親到「上環果欄」,即上環生果批發市場去選購水果。那個果欄沒有油麻地那邊的面積大,其他則沒有甚麽印象。找上環的舊照,怎樣也找不到。

經一番搜查,原來「上環果欄」就在上環街市後面,一個叫「十皇殿」的地方。

十皇殿在香港,是一個已成為歷史的地方,就是現在上環永樂街、文咸東街、摩利臣街交界一幅三角形地帶。

 
這一帶地方可追溯至1859年,有一個恐怖的故事。當年香港政府在該處第一次公開執行絞刑,即「問吊」死刑,後來亦有絞刑在這幅三角形地帶上執行,終於有人對公開執行死刑提出抨擊,並鬧到英國去,才由殖民地部著令香港政府加以改善。不過,公開執行死刑仍維持至1895才告停止,並移至域多利監獄執行。到赤柱監獄在1937年落成啟用後,死囚全部囚禁在赤柱監獄,而絞刑亦開始在赤柱監獄執行。

當地坊眾認為刑場冤氣大,便建立一座十殿閻王廟來鎮壓。其後這個「十皇殿」的三角位置,一直沒有建築,只作為休憩公園或進行節目的廣場。

「十皇殿」一帶,在1870年代,已闢為一個叫永樂坊地區,分為金融區的永樂東街和南北行區的永樂西街,而以「永樂」為名,亦可能是跟那裏「死得人多」有關。

永樂坊可說是早期華人的商業區,亦是很多華人發跡的地方。老舖和名店甚多,有余道生及余振強家族的昌盛金舖,李冠春及李子方家族創辦的東亞銀行,還有入口米商南和行及和發成船務公司、瑞昌西藥行等等。恒生銀行的前身恒生銀號亦是在永樂東街創業的。著名食肆有春園酒家、清華閣茶室、添男茶樓和平香茶樓。其他還有人和悅、永利威、陳太吉及黃廣善堂等多間老酒莊。

附近還有一座永樂街碼頭,即「三角碼頭」,亦為當時的客、貨運作出方便。
 
由「十王殿廣場」望永樂東街 

由摩利臣街西望「十王殿廣場」,正中是添男茶樓和南北行公所。

 
永樂東街的昌盛金舖,2002 年仍在

 
由永勝街(鴨蛋街)向永樂東街的舊樓,現為新紀元廣場

 
由摩利臣街望永樂東街,左方為清華閣茶室。

 

金龍酒家,左為永樂東街,右為德輔道中,現在已變為金龍中心,有桃源酒家。




 
「永樂街碼頭」即「三角碼頭」

(部份圖片來自松柏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