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February 28, 2014

古鈔

數年前Madam不斷尋古,連家傳寶箱都尋一頓,果然尋到寶來。

寶箱裏有一袋紙幣,一直都知它存在,但以前倒沒興趣去研究,現在人老了,舊物變成寶了!雖不是百年古幣,但相去不遠,掃描出來,公諸同好。

 
 ↑1929年的一圓紙幣 ,size: 13.1cm X 9 cm

 
↑1941年的一百圓紙幣,俗稱綿胎,size: 19.3cm X 11.6 cm,
後來越出越細。


↑1948年的十圓紙幣,size: 18.4cm X 10.6 cm,這個樣子的十圓紙幣一值都用,但size就越來越細了。


↑1948年的五圓紙幣 , size: 16.6cm X 9.5 cm當時的渣打銀行叫印度新金山中國渣打銀行,The Chartered Bank of India, Australia & China,原來新金山是澳洲!

 
↑1956年的十圓紙幣,size: 16.5cm X 9 cm,留意渣打銀行只稱渣打銀行 The Chartered Bank


↑1958年的五圓紙幣 size: 17.9cm X 10.1 cm,這個樣子的五圓紙幣一值都用,但size就細了,約14.2 cm X 7.9 cm

有利銀行,The Mercantile Bank Limited,跟匯豐銀行、渣打銀行一直是香港三間發鈔銀行之一。1892年,有利銀行在改組中放棄發鈔特許。1912年,有利銀行恢復發鈔,直至1974年後才停止

↓這張末代的百圓鈔(生於1974年)已絕種了。size:
15.9cm X 8.9cm


下面這張渣打五圓紙幣,沒有發行日期,不知何時渣打銀行沒有印日期,後來發行的應該有日期的!


↓沒日期的鈔票不止渣打五圓紙幣,由香港政府發行的一圓紙幣,初期都是沒有發行日期的,顏色也有分別,而財政司都改變了,直至後期才印上發行日期。鈔面的人像應該是伊利沙伯的父皇吧!

  


 Madam還八得一些香港鈔票的資料,百圓鈔還有三個「花朵」的:
大聖書:指192710月至19592月發行的滙豐銀行的百圓鈔,因鈔票上有個使者拿着經書,該鈔尺寸較大。
小聖書:指19598月至19723月發行的滙豐銀行的百圓鈔,鈔票上仍有個使者拿着經書,尺寸較細。
紅屋:指19701月至19771月發行的渣打銀行的百圓鈔,因為以紅色印刷,鈔票上的舊渣打銀行大廈像間小屋。

Tuesday, February 25, 2014

鬼地方


很多人怕鬼,鬼從何來?就是死了的人!由這個邏輯去演譯,多死人的地方就多鬼!所以,凡是「死得人多」或「死人多」的地方,就會有鬼。有鬼的地方沒有人想住,因為怕鬼!

Madam亂噏一輪,不知說什麼?其實,就是想數一下香港「鬼地方」。

要講香港「鬼地方」,數十頁紙都不夠,既然講開,就講一些吧!

以前寫過多篇鬼故事,講的都是鬼地方。

大家每當經過一些沒有建樓的地方,尤其是在旺區或貴價地段,都應想想,何解那些地霸不去謀算這塊土地呢?有八成就是因為該地有前科吧!

沒有建樓的地方,通常是休憇公園或球場等。

通常,前殯儀館就很少建樓的,建了樓的,都會「鬧鬼」,就如灣仔的東城戲院。可能因為如此,以後就「可避則避」矣

先講歷史上最多殯儀館的地方:灣仔摩利臣山道及附近一帶是也。

香港的殯儀小歷史可到http://www.weshare.com.hk/madamebianca/articles/757668
一看。

日戰之後,香港開始有殯儀館的出現,1948年的香港年鑑,已有多間殯儀館的記錄。全部都在灣仔摩理臣山道一帶;有香港殯儀館,在灣仔道216號,現為一籃球場及休憇公園;摩禮信殯儀館,在摩理臣山道48號,現為經信商業大厦;李璇殯儀館,在摩理臣山道10號,現為休憇公園;福壽殯儀館,在大道東189號,現在合和中心和胡忠大厦間的空地/車路。

















灣仔道216

1970年代,所有殯儀館都進駐北角,現存在北角英皇道679號香港殯儀館,海堤街16號萬國殯儀館,現在是龍景大厦部份。

昔日的殮房、亂葬崗等位置亦很少建起樓來,要是建樓,只會建在两旁的位置。以下的「據聞」,未有空去查證,但可信度頗高。


西營盤山道的山景園附近,昔日有多排石屋,鄰近山景園入口部份曾是殮房,現址已建成休憇公園。般咸道高街口對面有個休憇公園的位置,是以前日本仔把打死的人屍體棄置的地方。

發生過嚴重奪命事件的地方也會鬧鬼的。一九七二年的六月十八日八時許,寶珊道山洪暴發並引發山泥傾瀉,洪水及山泥淹向旭龢道二十號,樓高十二層的旭龢大廈即時倒塌,共有六十七人死在山泥與瓦礫之下。該災場空置了一段時間後,由政府把該處改建成旭龢道休憩公園。



旭龢道休憩公園

易經

中國的經典文學,是四書五經。四書是指《論語》、《孟子》、《大學》和《中庸》;而五經則是《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五經之中,以《周易》為眾經之王、五經之首。

《周易》,一般被稱為「易經」,亦是中國文化之源。

 

周易哲學的發展:
(一)伏羲氏畫卦:古代傳說伏羲氏畫八卦,為易經哲學的創始者。
(二)周文王演易:殷商之末,殷紂在位,當時天下大亂,周文王以憂患之心,在獄發揚易經哲學,把八卦演繹成六十四卦,並作卦、爻辭,將伏羲氏的八卦哲學,進一步落實到民生日用上。
(三)孔子贊易:文王後五百餘年有春秋之末的孔子。他繼承伏羲、文王之緒,對易經哲學宏揚開創,作十翼去解釋文王的六十四卦及卦、爻辭,摒除筮術占斷的神道氣氛,純粹以哲學思想說明吉凶之故,使易經成為純粹哲學思想之書。
 

《周易》集中反映了宇宙萬事萬物的現象和發展變化的總規律。其宇宙觀主要體現在「太極」與「三才」之中。「太極」是《周易》哲學的最高範疇,指天地未分之前的混沌狀態,也就是宇宙的本源。《周易》所持的是一種樸素唯物論。在《周易》的天、地、人三才中,人與天地並列,要將人類社會與自然界作為一個整體來考察,才能真正發現其中的運動規律。這種思想,就是中國古代「天人合一」觀念的源頭。易道講究陰陽調和、剛柔相濟,提倡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周易》哲學與《周易》的卦爻辭,包含十分豐富的人生哲理。研究《周易》不應該把它視為占卜工具,而是應該揣摩、領會其中的人生哲理,用以指導人生。正因如此,古人才將《周易》看成是一本「寡過之書」,也就是通過學習《周易》的智慧,達到少犯錯誤的目的。

《周易》的人生哲學基礎,是認識世界正處於不斷變化與發展之中,「易」,就是變化。《周易》提出「自強不息」的人生哲學,以適應這個不斷變化的世界。

《周易》第一卦乾卦的《象傳》明確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裡的天,是指自然界;天行,就是自然的運行、自然的規律;既然自然的規律無休無止,那麼人也應該效法這一點,自強而不息。將這個放在第一卦裡,可見「自強不息」思想在《周易》中是有著特殊的地位。經細心研究六十四卦的爻辭中,便可知《周易》不是說人命由天,人自身的努力是可以改變命運的;這就是自強不息的意義了。 

《周易》是中華文化的根本,而《周易》的品格和精神深藏於中華民族的民族性格中。在五千年文明史上,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久歷眾劫而不覆,多逢畏難而不傾,獨能遇衰而復振,不斷地發展壯大,根源一脈傳至今,一直以來,都因我們民族以易道精神去行事作業。可是,環顧現今社會,中華民族懂得易道之士,似乎少之又少。經過腐敗的滿清時代,中國很多經典的文學著作,都被外番盜去,只能從外國的博物館或圖書館才能找到;中國現時的人民,可能經過一輪「文革」,真的把「文化」革走而只顧追求所謂的「文明」及「進步」,把中華文化的根本精神幾乎毀滅了。更可惡的所謂「玄學家」,長久以來,都把如斯偉大的哲學,用作不著邊際的神怪占卜上。

今日再有幸跟黎世寬老師學習「周易乾坤文言」,又可學到這偉大的中國文化和再深入了解哲學之「道」;亦很希望此幾為人遺忘之哲學,能重新發揚開去,使現時陷於爭鬥、爭議的人和事,能以「易道」去解決。






Saturday, February 15, 2014

簡體字

有網友在Madam的blogger 文章見到1953年的部份香港地圖,指出上面部份的地方和街道用了簡體字,而當時中國還未推及簡體字。


那些地圖基本上是手寫和手畫的,相信一直以來,書寫中文時多夾雜繁、簡字體,都是隨「寫字人」的方便。而太多筆劃的字,也放不入地圖上。

有很多簡體字,其實是古時的正字,只是不知為何後來的人類越加越多筆劃罷!最多見是上網的「網」字,原本就是「网」這個寫法,才是「網」的正字;從「說文解字」有清楚的解釋;「网」還是540個部首之一。其他例子有:「气」、「冊」、「从」、「几」等。

 記得前些時在網上看過以下一篇文字,可說明一下簡體字罷!

 【這網上每隔一段時間就有人跳出來攻擊簡體字,“簡體字是共產黨的發明”啦丶“共產黨強迫大家使用簡體字”啦丶“簡體字破壞中國文化啦”丶“簡體字破壞漢字結構”啦,他們這些貽笑大方的攻擊洽洽暴露了他們對簡化字丶甚至是繁體字的無知。

 海外有人把簡化漢字當成共產黨的專利,未免太抬舉了共產黨。實際上,漢字簡化在國民黨當政之前就一直在不斷發展,即使是國民黨政府,當初也試圖推行簡化字,只是由於沒有後來共產黨政府的號召力而半途而廢。至於後來國民黨出於“凡共產黨支持的我們就反對”的政治目的,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反對丶攻擊丶譭謗簡體字,在臺灣及海外遺毒至今,甚至於多年前《世界日報》還長篇登載《簡化字就是紅衛兵》這種貽笑大方的文章,這是非常令人遺憾的。共產黨對漢字簡化的主要功績,就是把以前主要存在於知識界和民間的漢字簡化字化為國家政策,積極推行,並取得了完全的成功。

 大陸上推出簡體字大概是在1956年之後的一段時間。從勞動量上分析,寫起信作起文來,寫簡字的速度確實是比寫繁體要快得多。所以簡體字在大陸的推而廣之,並沒有什麼人抱怨和抵制。但臺灣方面的"正統派"卻常常斥簡體字為不倫不類,有違祖宗之法而不能接受。對於這一點,我是不以為然的。簡體字的始作俑者,正是當年的國民政府。可惜的是國民政府早已把此事“忘”得個一乾二淨。

 簡體字的主要參考來源是王羲之的正草十七帖。年齡也在1500年左右。也有部分從宋朝徽宗的行草千字文"天地玄皇,宇宙洪荒"中衍出。雖晚了近500年,但於今日來說,也是古董文物得可以。所以實在來說,簡體字並非是共產革命的產物,而是我們祖宗的寶貝遺產。我曾有幸與幾位來自臺灣,國學根底很深的老先生聊過簡體字的問題。對於簡體字主要源於草書這一點,他們是知道得很清楚。他們認寫絕大部分的簡體字,也非難事,因為那本身就是正草的寫法。

 反對漢字簡化的一個理由,是繁體字符合漢字造字規則,雖然難寫,卻要比簡體字容易認。其實漢字演變到楷書,不管繁、簡,都已是面目全非了,真想知道一個字的由來,至少也必須懂得小篆甚至甲骨文,而教兒童認字的小學教師,哪會有這樣的功力?即使有水準高超的小學老師,能把某個字為何這麼寫講得頭頭是道,又豈是小學生能領會得了的?用繁體字的各位平心靜氣地想想,自己當初認字時有多少字是通過瞭解字源才記下的?恐怕絕大部分字都是靠死記硬背記下的吧?既然都是死記硬背,當然是筆劃較簡單的簡體字好記好認好寫。

 有一些簡體字,本來是古字,比繁體字更符合造字規則,我舉兩個例子。

 先說“众(眾)”字。簡體的寫法是三個人迭一塊,這是“众”字的最原始的寫法,甲骨文就已經這麼寫了,就是《周語》所謂:“人三為众。”非常地好認好解釋。可是繁體字的“眾”字,有多少人知道它為什麼那麼寫?原來它的下部,實際上也是三個“人”,只不過變了樣了,不說還不容易看出來;而上部呢,根本就是寫錯了,本來的寫法應該是一個橫著的“目”,《說文》解釋說:“目,眾意。”我琢磨它的意思,大概這個“目”應該是“綱舉目張”的“目”,也就是網孔。網孔密密麻麻的,確實是“眾意”。既然“三人,众意”,“目”也是“眾意”,未免重複累贅,去掉這個含義不明顯而且寫錯的上半部,剩下原本的三人,不是很好嗎?

 再來看“从(從)”字。簡體的寫法是兩個“人”字並在一起,這也是“从”的最古老寫法,也見於甲骨文,取“兩人相从”之意。繁體的“從”可就不太好解釋了,它的右上角,是兩個“人”,保留了“从”的最初寫法,可是其他部分呢?我們對照小篆,才發現這個字也是寫錯了,它的雙人旁和右下角應該合在一塊,成為一個表示行走的偏旁,這大概是在小篆的時候才添上去的,楷書再把它割成兩半,可就有點莫名其妙了。

 類似這樣的簡體字還不少,比如“尘(塵)”、“礼(禮)”、“云(雲)”、“电(電)”、“须(須)”、“处(處)”等等,不一一解釋了。 簡化的“国(國)”字也絕對不是郭沫若等人的胡謅,而是非常早就在民間通行了,是最通行的寫法,而且還流傳到了國外,日本、韓國也都這麼寫。 簡化字從來不是某幾個人的自創,文字改革委員會在確定簡化字時,遵循一條總原則:“述而不作”,即只整理古來或民間的寫法,不自創。】

Thursday, February 13, 2014

簡體字

有網友在Madam的blogger 文章見到1953年的部份香港地圖,指出上面部份的地方和街道用了簡體字,而當時中國還未推及簡體字。


那些地圖基本上是手寫和手畫的,相信一直以來,書寫中文時多夾雜繁、簡字體,都是隨「寫字人」的方便。而太多筆劃的字,也放不入地圖上。

有很多簡體字,其實是古時的正字,只是不知為何後來的人類越加越多筆劃罷!最多見是上網的「網」字,原本就是「网」這個寫法,才是「網」的正字;從「說文解字」有清楚的解釋;「网」還是540個部首之一。其他例子有:「气」、「冊」、「从」、「几」等。

 記街前些時在網上看過以下一篇文字,可說明一下簡體字罷!

 【這網上每隔一段時間就有人跳出來攻擊簡體字,“簡體字是共產黨的發明”啦丶“共產黨強迫大家使用簡體字”啦丶“簡體字破壞中國文化啦”丶“簡體字破壞漢字結構”啦,他們這些貽笑大方的攻擊洽洽暴露了他們對簡化字丶甚至是繁體字的無知。

 海外有人把簡化漢字當成共產黨的專利,未免太抬舉了共產黨。實際上,漢字簡化在國民黨當政之前就一直在不斷發展,即使是國民黨政府,當初也試圖推行簡化字,只是由於沒有後來共產黨政府的號召力而半途而廢。至於後來國民黨出於“凡共產黨支持的我們就反對”的政治目的,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反對丶攻擊丶譭謗簡體字,在臺灣及海外遺毒至今,甚至於多年前《世界日報》還長篇登載《簡化字就是紅衛兵》這種貽笑大方的文章,這是非常令人遺憾的。共產黨對漢字簡化的主要功績,就是把以前主要存在於知識界和民間的漢字簡化字化為國家政策,積極推行,並取得了完全的成功。

 大陸上推出簡體字大概是在1956年之後的一段時間。從勞動量上分析,寫起信作起文來,寫簡字的速度確實是比寫繁體要快得多。所以簡體字在大陸的推而廣之,並沒有什麼人抱怨和抵制。但臺灣方面的"正統派"卻常常斥簡體字為不倫不類,有違祖宗之法而不能接受。對於這一點,我是不以為然的。簡體字的始作俑者,正是當年的國民政府。可惜的是國民政府早已把此事“忘”得個一乾二淨。

 簡體字的主要參考來源是王羲之的正草十七帖。年齡也在1500年左右。也有部分從宋朝徽宗的行草千字文"天地玄皇,宇宙洪荒"中衍出。雖晚了近500年,但於今日來說,也是古董文物得可以。所以實在來說,簡體字並非是共產革命的產物,而是我們祖宗的寶貝遺產。我曾有幸與幾位來自臺灣,國學根底很深的老先生聊過簡體字的問題。對於簡體字主要源於草書這一點,他們是知道得很清楚。他們認寫絕大部分的簡體字,也非難事,因為那本身就是正草的寫法。

 反對漢字簡化的一個理由,是繁體字符合漢字造字規則,雖然難寫,卻要比簡體字容易認。其實漢字演變到楷書,不管繁、簡,都已是面目全非了,真想知道一個字的由來,至少也必須懂得小篆甚至甲骨文,而教兒童認字的小學教師,哪會有這樣的功力?即使有水準高超的小學老師,能把某個字為何這麼寫講得頭頭是道,又豈是小學生能領會得了的?用繁體字的各位平心靜氣地想想,自己當初認字時有多少字是通過瞭解字源才記下的?恐怕絕大部分字都是靠死記硬背記下的吧?既然都是死記硬背,當然是筆劃較簡單的簡體字好記好認好寫。

 有一些簡體字,本來是古字,比繁體字更符合造字規則,我舉兩個例子。

 先說“众(眾)”字。簡體的寫法是三個人迭一塊,這是“众”字的最原始的寫法,甲骨文就已經這麼寫了,就是《周語》所謂:“人三為众。”非常地好認好解釋。可是繁體字的“眾”字,有多少人知道它為什麼那麼寫?原來它的下部,實際上也是三個“人”,只不過變了樣了,不說還不容易看出來;而上部呢,根本就是寫錯了,本來的寫法應該是一個橫著的“目”,《說文》解釋說:“目,眾意。”我琢磨它的意思,大概這個“目”應該是“綱舉目張”的“目”,也就是網孔。網孔密密麻麻的,確實是“眾意”。既然“三人,众意”,“目”也是“眾意”,未免重複累贅,去掉這個含義不明顯而且寫錯的上半部,剩下原本的三人,不是很好嗎?

 再來看“从(從)”字。簡體的寫法是兩個“人”字並在一起,這也是“从”的最古老寫法,也見於甲骨文,取“兩人相从”之意。繁體的“從”可就不太好解釋了,它的右上角,是兩個“人”,保留了“从”的最初寫法,可是其他部分呢?我們對照小篆,才發現這個字也是寫錯了,它的雙人旁和右下角應該合在一塊,成為一個表示行走的偏旁,這大概是在小篆的時候才添上去的,楷書再把它割成兩半,可就有點莫名其妙了。

 類似這樣的簡體字還不少,比如“尘(塵)”、“礼(禮)”、“云(雲)”、“电(電)”、“须(須)”、“处(處)”等等,不一一解釋了。 簡化的“国(國)”字也絕對不是郭沫若等人的胡謅,而是非常早就在民間通行了,是最通行的寫法,而且還流傳到了國外,日本、韓國也都這麼寫。 簡化字從來不是某幾個人的自創,文字改革委員會在確定簡化字時,遵循一條總原則:“述而不作”,即只整理古來或民間的寫法,不自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