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1年香港開埠時,這小島只是一座山,在濱海的地方,居民只靠一條連綿不斷的小徑作往來的道路。
英國佔領香港以後,開始進行填海。在1842年完成的工程,中區的海岸線由皇后大道中改為「海旁中」,濱海小路改闢為皇后大道,及至1890年代,「海旁中」亦改名為「德輔道中」。
開埠初期,不少華人居住於皇后大道中一帶。英政府要將這一帶發展為行政及商業中心,便將華人居民遷徙往鴨巴甸街以西的「太平山區」,即現在的上環一帶。
據說那時有人從菲律賓運來一輛馬車,在皇后大道中馳騁,以後皇后大道中又被稱為「大馬路」了。
皇后大道中,基本上的範圍是從花園道交界至上環水坑口街一段道路,初時的記錄地址普遍都只用「大道中」。
皇后大道中開始一段為香港的外資銀行區,差不多所有銀行都在此設立它們的總部。1845年,「東藩匯理銀行」是第一間開業在那區的銀行。
《到了這間拱北行,就已踏入皇后大道中了,左面是匯豐銀行》
60年代,仍有皇后大道中1號的滙豐銀行、3號的渣打銀行、7號的有利銀行、8號的萬國寶通銀行等,而中國銀行則歸入德輔道中。
《約1966年,雪廠街一段皇后大道中》
過了雪廠街,則是一列的商業寫字樓,有11號的公爵行、15號的公主行、21號的中建大廈、24號的亞細亞行,地下有一間中藝國貨公司;過了雲咸街,就是30號的娛樂行,有娛樂戲院和翠園酒樓,對面的29號A華人行,地下有周大福金行,它旁邊隔著戲院里就是皇后戲院,31號的陸海通大厦,隔鄰有間萬成百貨公司,後期已拆建成萬邦行。
《娛樂行和翠園酒家》
《皇后戲院和隔鄰的萬成百貨公司,萬成已拆建成萬邦行》
《興瑋大厦的安樂園雪糕餅店》
對面是36號興瑋大厦,地舖有間安樂園,以蓮花杯(雪糕) 及梳打餅馳名,隔鄰的萬年大厦,有間京華酒樓夜總會,還有間美麗邨餐廳。對面39號有龍子行,是間專賣舶來貨的公司,旁為利源東街、利源西街,以售賣女仕衣物、布匹等的两條著名女人街;回望對面62號為中華百貨公司,是另一間賣外國貨品的公司,中華百貨公司大厦還有間建國酒家,到了砵甸乍街(石板街),在80號有白羅仙大厦,對面是61號的萬宜大厦,裏面有間女裝百貨商店「第邑」,最合一般太太的品味;萬宜大厦旁又有條小街叫中國街,真不明其街名何來!
《前望是中華百貨公司》
《中華大藥房就是白羅仙大厦,現仍健在》
跟著是中央市場,由1840年代起,當局已在大馬路興建了由第一至第三代的中央市場。中央市場又稱中環街市,早上常見到壯男用鉤拉著一磚磚大冰進入街市。街市的對面是間正式賣國貨的大華國貨公司,它的前身就是高陞茶樓。
《大華國貨公司,前身是高陞茶樓》
《高陞茶樓老餅家,約1967年遷去德輔道西103號;左面欄處是中央市場》
過了中央市場,開始有商住的樓宇,可能在街市附近一帶,地舖為不少海味店,有99號的合興和101號的合隆海味,亦有食品雜貨舖如102號的中興食品、106號的三陽南貨、116號的新中食品及128號的九龍醬園,亦有茶葉莊,在103號的陳春蘭、132號的華生茶莊及155號的英記茶莊,著名的中藥行余仁生則位於109號。還有121號的梁新記以牙刷著名,它製造的洋傘,質素可及電車路的梁蘇記。
《中央市場以西》
這一帶的燒臘店為最多,有位於97號的永安燒臘、105號的楚記、108號的華豐和116號的金菊園及120號的廣州臘味。
除此以外,這裏還開設了不少茶樓、酒家和小館子。早期有位於98號的高陞,後因原址拆建僑商大厦而遷往德輔道西,還有90號的鑽石酒家、119號的慶雲、124號的金城、136號的蓮香及152號的仁人等茶樓酒家。
《仁人大酒樓》
《右邊是永安街,左邊可見老介福、上海綢緞莊,前面有幾位摩登富貴女士,尤其是穿皮草那位多cool》
慶雲的下一個路口就是永安街(花布街),專售呢絨布匹外,大馬路亦有幾間綢緞舖,就是142號的上海綢緞莊、140號的老介福和166號的老九章。
《這是鴨巴甸街口,圖中的文記賣針線、花邊等,Madam和母親幫襯不少》
到了60年代末,因眾多舊樓陸續被拆建,這一帶有很多店舖均要他遷或結業。
在中環街市以西的一段大馬路,亦為華人的金融區,華資銀行如110號的永隆、137號的廣安及163號的永亨等均發源於此。
《永隆初時是跟燒臘舖混在一起》
鴨巴甸街過後一帶亦有很多珠寶首飾店鋪,一直延至上環南北行一帶。
《鴨巴甸街以西一帶的皇后大道中仍有很多金舖》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