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三月,香港馬圈必有一個叫「打吡」的大賽。香港打吡大賽是香港馬壇的至高榮譽賽事,在香港賽馬史上享有獨特而崇高的地位。
英國人把賽馬活動帶來香港,打吡大賽的由來,當然是來自英國。
在1779年,第十二代打比伯爵Edward Smith Stanley與英國賽馬會高級董事Charles Bunbury先生創辦了一項專為三歲雌馬而設的一哩半賽事,以打吡伯爵的府邸命名,稱為「橡樹大賽」。而首屆橡樹大賽正亦由打比佰爵的愛駒BRIDGET勝出。
由於首屆橡樹大賽的成功,打比伯爵與Charles Bunbury便策劃於1780年增設一項三歲雄馬及雌馬混合賽事,途程為一哩。兩人以擲毫形式來決定這項賽事的名稱,結果打比伯爵贏了,於是這項三歲馬賽事被命名為「打吡大賽」。亦巧合地,首匹打吡冠軍正是Bunbury先生名下的「大奧密」(DIOMED)。
在香港的賽馬會成立之前,已開始舉行打吡賽事。1873年,首屆香港打吡大賽在跑馬地舉行。賽事路程酒一哩半 (約2400米),冠軍馬是Surprise。
在十九世紀末期,香港賽馬所用的馬匹主要是國內進口的小馬,直至二十世紀初才開始引進澳洲馬種。由於來自兩地的馬匹質素有別,馬會曾於1932年起根據馬匹來源地分別舉行兩種打吡賽事,「香港打吡」(Hong Kong Derby)主要供國內小馬參賽,而澳洲馬匹則競逐「樂蒂山打吡」(The Rooty-Hill Derby)。
1920年跑馬地馬場
在日治時期停辦打吡大賽,至戰後才於1947年恢復舉行並重新統一為「香港打吡」。
根據香港賽馬會的資料,在1962年,打吡賽程由最早期的一哩半,改為一哩三化郎六十五碼,翌年再改為一又四分一哩。1967年改為一哩一百七十一碼。1973年因採用十進制而將途程改為2230米。1978年打吡大賽移師到新落成的沙田馬場,途程定為1800米。1999/2000年度,馬會將香港打吡大賽的途程由1800米加長至2000米,使此項本地大賽與國際賽馬主流更為融合。
1953年打吡冠軍「拔萃」
1984年打吡冠軍「老虎仔」頒獎儀式,當時途程為1800米
雖然世界各地的打吡賽事只供三歲馬參加,但香港打吡自1981年起改為只供四歲馬參賽,主要因為香港馬匹全部由海外進口,需要足夠時間來適應水土氣候,加上南北半球馬匹的成熟程度並不一致,為公平起見,便等待牠們成長至相約程度才來一決高下。
香港打吡大賽還寫下另一篇歷史。在1918年2月26日,正舉行打吡大賽之日;馬場內人頭湧湧,突然馬棚的中間位置傳出一聲巨響,馬棚隨即塌下,不少人被埋在層層竹桿和木條之下,更不幸的,是聚集的熟食攤子,很多火爐被翻倒,迅即火光熊熊。事件造成680多人葬身火海。
1918年打吡大賽日火燒馬場
1918年打吡大賽日火燒馬場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