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March 9, 2014

香港女子監獄的發展

犯法的人不分男女,但一直以來,男人比女人犯法的多;尤其是舊日的香港,女犯人確是少之又少。

香港開埠初期,監獄沒分男女,英人踏足港地之後,即建中央監獄(後易名域多利監獄) 。當時的女犯,除收監於域多利監獄外,當局還租用雲咸街一座樓房,內作囚禁女犯之用。

隨著人口不斷增加,域多利監獄也應乎不到與日俱增的犯人,自1892年開始,當局便開始籌備興建女子監獄的計劃。

1921年,茘枝角監獄落成啓用;當年,政府正式成立了管理監獄的監獄署。後來,署方在男監旁邊加建了一座監獄,以供囚禁女性囚犯,於是,香港首座女子監獄,便於1932年落成,名為茘枝角女子監獄。

茘枝角女子監獄,環境及設施完善,內設大囚室、獨立囚室、押候人士的囚室、小醫院及懷孕女犯的倉房。監獄為低度設防,採用通風設計,是一座以紅磚及花崗岩配上半圓窗户的建築,亦成為監獄署的「模範監獄」。



一處為荔枝角監獄,時間約1930- 40年代 (政府新聞處圖)


1965年的荔枝角女子監獄洗衣房,主要協助伊利沙伯醫院洗熨衣物。 (香港歷史檔案館)

最初的女職員所穿的制服跟醫院護士的制服相似,因此女職員一般稱作「姑娘」,後來制服改革多次,但「姑娘」的稱呼則沿用至

1930年代,傳染病肆虐,於1938年,政府將部份荔枝角監獄改作荔枝角(霍亂) 醫院及荔枝角(臨時) 醫院。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醫院被用作麻風病院;直至麻風病受控後,两座醫院便在1948年命名為荔枝角醫院,為精神科長患者提供療養服務;唯坐立於其中的茘枝角女子監獄,仍運作至70年代。

因為九龍半島的道路急速發展,茘枝角女子監獄漸被交通幹道包圍,對保安做成極大的影响。署方逐於大欖戒毒所附近空地建大欖女懲教所,在1969年投入服務。女監由多座小型建築物組成,各類犯人分開囚禁,有戒毒所、監獄、還押候審中心及教導所。











↑約1969年大欖女懲教所全景,左方為職員宿舍。


   ↑1978年,大欖女懲教所洗衣工場





獄署」於1982年易名「懲教署」,而「犯人」後來亦易名為「在囚人士」。


時代展進,女性犯人亦與日俱增,署方於1994年開放了芝麻灣的監獄作為囚禁女犯,並於2006年,把從宿舍改建的荔枝角懲教所,加入收納女性在囚人士。

與此同時,新的一所綜合監獄亦在籌建中。

新的一所女子監獄,於20108月在上水河上鄉的羅湖懲教所落成啓用,所有芝麻灣及荔枝角的女性在囚人士,皆搬遷到羅湖懲教所。


羅湖懲教所是香港首個設有連貫通道的懲教所;設計利用天然資源:對流空氣、自然採光等,並利用光伏板提供電力,接收太陽能收集器至中央大樓的生活用水預熱器,作熱水供應之用。所内設施更有親子園地及育嬰室;而最大的改變,是用大量的電子鎖代替人手開鎖,或多或少都減輕了職員身上的負擔。


資料:懲與教 - 香港獄政發展 (香港懲教署)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